第(2/3)页 这是陈州军。 对于陈州军来说,杨国公便是他们的天。 天空阴霾,一片片乌云低垂,仿佛要压在城池之上。 杨玄缓缓而行。 一如他当初走出小河村的步伐那样。 那是开始。 而今日,是另一个开始。 …… “集结!” 大军在集结,一支支军队汇聚成了洪流。 赵永带着自己麾下融入了洪流之中。 他们脚步轻松,但数万大军一起集结,那脚步声依旧震动大地。 许多百姓醒来了。 他们睡眼惺忪的打开门,看着家门外站着军士,不禁愕然。 “暂且等待。”军士回身道。 莫不是兵变? 这个念头在所有人的心中转动。 城外,大军集结。 鼓手在奋力捶击大鼓。 咚咚咚! 除去留守北辽故地的军队,以及北疆各地必要的防御力量之外,整个北疆八万人马,齐集桃县城外。 杨玄已经听到了鼓声。 他走出城门。 回身看了一眼。 城头上,一个个北疆军将士整齐站着。 “很是威武。”怡娘说道。 杨玄微微一笑,回身。 前方,八万大军整齐伫立。 苍穹昏暗,乌云低垂。寒风从在阵列前呼啸而过,被阻挡后,绕了个圈子,奔着远方而去。 八万大军,一直延伸向前,看不到边。 阵列在沉默着。 一个紧急筑就的高台下,南贺,裴俭等人在等候。 杨玄缓缓走过去。 “辛苦了。” 他微笑着拾级而上。 刘擎止步。 杨玄一步步缓缓向上。 他突然想到了伪帝。 想来此刻正搂着贵妃睡的正香吧! 他想到了小河村的村民,虽说有些愚昧,但却诚恳。 他往上一步,想到了长安。他不喜长安的权贵,但却极为喜欢长安的烟火气。 他想到了太平。 想到了临安。 想到了桃县。 想到了宁兴。 想到了…… 他往上一步,这是最后一级台阶。 他站在了高台上,举目望去,一望无垠。 我看到了天下! 杨玄走到了高台前方。 居高临下,看着乌云下的大军。 这是我的虎贲! 杨玄深吸一口气。 “二十七年前,长安发生了一件事。” 下面隔一段就站着一个大嗓门的军士,他们向后面重复喊道:“二十七年前,长安发生了一件事。” 二十七年前。 二十七年,带走的不只是时光,还有淡忘。 众人不明所以。 孙营却突然想到了二十七年前轰动大唐的那件事儿。 “那一年,孝敬皇帝被废,被幽禁。” 孙营觉得心跳有些快。 “那一年,帝后中毒倒下,最终证据指向了孝敬皇帝,于是宫中赐下鸩酒。” “那一年,大唐失去了最好的中兴机会。” “那一夜,孝敬皇帝令人送走了自己的幼子,选择了饮鸩自尽。” “那一夜,幽禁地外人影幢幢,那些逆贼担心孝敬皇帝遁逃,把周围封锁的水泄不通。他们纵火,他们杀戮……” “为了让那个孩子能安然,孝敬皇帝最后的护卫们尽数战死!” “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?” “事后,帝后清醒,便去追查了此事,却发现下毒之事与孝敬皇帝无关。可斯人已逝,帝后痛彻心扉,追赠为孝敬皇帝。” 难道国公想支持孝敬皇帝在长安的两个儿子? 孙营觉得这事儿不靠谱。 “孝敬皇帝去后,李元为太子。我听闻,一件事要想知晓是何人所为,只需看此事谁受益最多。” 孝敬皇帝是被冤枉的,这是宣德帝和武后亲手为爱子平的反。 但那些事儿是谁干的,天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。 李元父子的嫌疑最大。 “李元父子先后登基,他们登基后别的事儿都顾不上,首先干的就是一件事,清理。他们疯狂清理孝敬皇帝一脉的臣子。” “我想问问,他们慌什么?” “孝敬皇帝死于帝后赐下的鸩酒,与他们父子无关,他们慌什么?” “他们在做贼心虚!” 杨玄斩钉截铁的道:“从孝敬皇帝被污蔑与宣德帝嫔妃有染开始,这一系列的手段的背后,都有一群人在谋划。这群人,为首的叫做李元,叫做李泌!叫做杨松成!” 孙营心中一震。 第(2/3)页